淬硬性检测
检测项目
1. 表面硬度测定:采用HRC标尺(20-70HRC),测试载荷1471N
2. 有效硬化层深度测量:依据HV550临界值法(0.1-10.0mm)
3. 硬度梯度分析:间隔0.1mm连续测试至基体硬度
4. 显微组织评级:按GB/T 13298标准进行马氏体/贝氏体比例分析
5. 淬透性曲线绘制:末端淬火试验(Jominy Test)距水冷端1.5-50mm范围
检测范围
1. 合金结构钢:20CrMnTiH系列齿轮钢、42CrMo曲轴用钢
2. 工具模具钢:SKD11冷作模具钢、H13热作模具钢
3. 轴承钢:GCr15系列高碳铬轴承钢
4. 渗碳/渗氮钢:20CrNiMo渗碳齿轮钢、38CrMoAl渗氮钢
5. 高速工具钢:W6Mo5Cr4V2铣刀用钢
检测方法
ASTM A255-20《钢端淬火淬透性试验方法》规定Jominy试样制备与测试流程
ISO 642:1999《钢的末端淬火试验(Jominy试验)》国际通用标准
GB/T 225-2006《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试验方法》中国国家标准
GB/T 5617-2005《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》
ASTM E384-22《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》规定显微维氏硬度测试规范
检测设备
1. Wilson Rockwell 574RS型洛氏硬度计:配备C标尺金刚石压头
2. Zwick ZHVμ-M显微维氏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10kgf
3. Qness Q10A+自动硬度梯度测试系统:集成光学测量与压痕分析
4. Struers Discotom-100精密切割机:保证试样截面质量
5. Buehler AutoMet 250研磨抛光机:实现镜面级试样制备
6.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×组织观察与分析
7. Jominy端淬试验装置:喷水管直径12.5±0.5mm
8. 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:硬化层无损检测(±3μm精度)
9. Instron 68TM-300高温炉:最高温度1350℃的淬火模拟系统
10. Qness CSM接触式表面轮廓仪:硬化层过渡区形貌分析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