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头盔检测

检测项目

1. 冲击吸收性能:模拟7.5J能量冲击后头部传递加速度峰值≤300g;

2. 耐穿透性能:3kg锥体从3m高度自由落体无接触头部模型;

3. 佩戴装置强度:施加1500N静态拉力后搭扣无断裂或滑脱;

4. 视野测试:垂直视野≥105°,水平视野≥120°;

5. 佩戴装置稳定性:10kg配重悬挂60秒位移量≤25mm。

检测范围

1. ABS工程塑料头盔(摩托车/电动车);

2. PC复合材料头盔(自行车/滑板);

3. 碳纤维复合材料头盔(赛车/航空);

4. 玻璃钢材质头盔(工业安全);

5. 聚碳酸酯一体成型头盔(儿童运动防护)。

检测方法

1. ASTM F1446-2021(冲击吸收与稳定性测试);

2. ISO 10256:2020(冰球头盔抗穿刺性);

3. GB 811-2022(摩托车乘员头盔全项测试);

4. GB/T 2812-2021(佩戴装置动态强度试验);

5. ECE R22.05 Rev2(欧洲摩托车头盔认证规范)。

检测设备

1. 落锤冲击试验机(Instron 9250HV):模拟7-10J能量冲击;

2. 穿透测试仪(Dynatup 9250G):锥体直径20mm±0.2mm;

3. 万能材料试验机(MTS Criterion 45):最大载荷50kN;

4. 高速摄像系统(Phantom VEO 410L):帧率≥10000fps;

5. 环境箱(Binder KBF-115):温控范围-40℃~+150℃;

6. 三维头模系统(HIII-50th):符合ISO/TR 12353-3标准;

7. 光学测角仪(Keyence IM-8000):视野精度±0.1°;

8. 动态信号分析仪(LMS SCADAS XS):采样频率204.8kHz;

9. X射线探伤机(Yxlon FF35):缺陷识别精度0.02mm;

10. 摩擦系数仪(Taber 5155):旋转速度60rpm±2rpm。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头盔检测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