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捞救助气瓶检测
检测项目
1.外观检查:对打捞救助气瓶进行全面外观检查,包括表面划痕深度测量(≤0.5mm为合格),凹陷检测(凹陷深度≤瓶壁厚度的5%且面积≤10cm为合格),焊缝完整性检查(无裂纹、气孔、夹渣等缺陷),以及涂层状况评估(涂层完整度≥95%)。
2.壁厚测量:采用超声波测厚仪对气瓶壁厚进行测量,测量点不少于8个均匀分布点,最小壁厚不得低于设计壁厚的90%,且绝对值不低于3.5mm(标准气瓶)或5.0mm(高压气瓶)。壁厚减薄率每年不得超过3%,累计减薄率不得超过10%。
3.水压试验:对气瓶进行1.5倍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,保压时间不少于30秒,无渗漏、无可见变形为合格。对于工作压力为200bar的标准打捞气瓶,试验压力应达到300bar;对于工作压力为300bar的高压打捞气瓶,试验压力应达到450bar。
4.气密性测试:在工作压力下进行气密性测试,使用肥皂水或专用检漏液检查阀门、接头等部位,保压时间不少于10分钟,压力降不超过0.5%为合格。对于水下使用的救助气瓶,还需在1.2倍工作压力下进行水下气密性测试,浸水深度不少于1米,时间不少于5分钟。
5.内部检查:采用内窥镜对气瓶内部进行检查,重点检查内壁腐蚀情况,腐蚀深度不得超过0.3mm,腐蚀面积不得超过内表面的5%。内部无明显水垢、油污、异物,无局部腐蚀坑,无裂纹和层状剥离。
6.阀门功能测试:对气瓶阀门进行功能测试,包括开关灵活性(操作力矩≤30Nm),密封性能(在工作压力下24小时压力降≤1%),安全阀动作压力测试(动作压力应在设计压力的1.1-1.3倍之间),以及防尘帽完好性检查。
7.残余应力测试:对高压打捞救助气瓶进行残余应力测试,采用X射线衍射法或超声波法测量,残余应力值不得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30%,以防止应力腐蚀开裂。
8.材料成分分析:使用便携式光谱仪对气瓶材料进行成分分析,确认材料符合设计要求,特别是对于特殊环境(如深海、极地)使用的气瓶,需确认材料的耐腐蚀性和低温性能。
检测范围
1.铝合金打捞救助气瓶:主要包括AL6061-T6、AL7075-T6等铝合金材质气瓶,常用于浅海打捞和水下救援,具有重量轻、抗腐蚀性好的特点,工作压力通常为200bar,容积范围3L-12L,需重点检测其耐海水腐蚀性能和疲劳强度。
2.高强度钢制打捞救助气瓶:包括34CrMo4、42CrMo等合金钢材质气瓶,适用于深海打捞和重型救援作业,工作压力可达300bar以上,容积范围5L-50L,需重点检测其高压承受能力、焊缝质量和应力腐蚀敏感性。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