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面检测
检测项目
1. 结构面粗糙度: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(Ra)量化测量,范围0.1μm-50μm
2. 起伏度测定:记录波峰波谷高度差(Hmax),精度±0.01mm
3. 间距测量: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结构面间距值(0.1-500mm)
4. 张开度分析:使用数字显微系统测定0.001-5mm级裂缝宽度
5. 充填物厚度: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0.1-100mm充填层厚度
检测范围
1. 岩体结构面:包括节理、层理、断层等地质构造面
2. 混凝土界面:新老混凝土结合面、施工冷缝等
3. 金属焊接面:熔合线区域微观结构分析
4. 复合材料层间:碳纤维/树脂基体结合界面
5. 陶瓷烧结面:晶界结合强度与微观缺陷检测
检测方法
1. ASTM D5607-16 岩石结构面粗糙度定量描述标准
2. ISO 4287:1997 表面粗糙度轮廓法测量规范
3. GB/T 50266-2013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
4. GB/T 3505-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
5. ISO 25178-2:2022 表面形貌区域测量标准
检测设备
1. Trimble TX8激光扫描仪:实现0.1mm精度的三维点云建模
2. Keyence VHX-7000数字显微镜:5000倍放大下的微米级尺寸测量
3. Olympus Omniscan MX2超声探伤仪:深度50mm内的界面缺陷检测
4. Zygo NewView9000三维形貌仪:0.1nm垂直分辨率的表面粗糙度分析
5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500kN载荷下的界面剪切强度测试
6. Bruker D8 DISCOVER X射线衍射仪:界面相组成与残余应力分析
7. Nikon XTH 450工业CT:亚微米级三维内部结构重建
8. Mitutoyo SJ-410轮廓仪:16nm分辨率的二维轮廓测量
9. Malvern Panalytical Empyrean X射线荧光光谱仪:元素分布与厚度测定
10. GOM ATOS Q三维扫描系统:全场应变测量的动态界面分析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