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再结晶检测
检测项目
1. 晶粒尺寸分布:测量范围0.1-500μm,精度±5nm(SEM法)
2. 表面粗糙度:Ra值0.01-10μm(白光干涉仪)
3. 残余应力:测试范围±2000MPa(X射线衍射法)
4. 热影响区深度:测量精度±0.5μm(金相切片法)
5. 显微硬度:载荷范围10-1000gf(维氏硬度计)
检测范围
1. 半导体材料:硅晶圆、砷化镓基板等
2. 金属合金:钛合金TC4、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718
3. 陶瓷材料:氧化铝(Al₂O₃)、氮化硅(Si₃N₄)
4. 高分子材料:聚酰亚胺薄膜(PI)、聚醚醚酮(PEEK)
5. 光学元件:熔融石英玻璃、蓝宝石窗口片
检测方法
1. ASTM E112-13 晶粒尺寸测定标准
2. ISO 25178-2:2022 表面形貌分析规范
3. GB/T 4340.1-200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
4. ISO 21432:2019 无损检测-X射线应力测定
5. GB/T 13298-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检测设备
1. Hitachi 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:分辨率1nm@15kV
2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角度精度±0.0001°
3. Zygo NewView9000白光干涉仪:垂直分辨率0.1nm
4. Shimadzu HMV-G21显微硬度计:最大载荷2000gf
5. Leica DM2700M金相显微镜:最大放大倍数1000×
6. Netzsch LFA467激光导热仪:温度范围-120~500℃
7. Oxford Instruments EBSD探测器:空间分辨率50nm
8. Keyence VK-X3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Z轴重复性3nm
9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载荷精度±0.5%
10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粒度分析仪:量程0.01~3500μm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