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载荷检测
检测项目
1. 冰层厚度测量:精度±0.1mm(量程0.1-50mm)
2. 抗压强度测试:加载速率0.5-50kN/min(量程0.1-50MPa)
3. 粘附力测定:剥离角度30°±2°(分辨率0.01N/cm²)
4. 低温疲劳试验:温度范围-60℃至25℃(循环次数≥10⁶次)
5. 热膨胀系数分析:温控精度±0.5℃(测量范围10⁻⁶~10⁻³/℃)
检测范围
1.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:包括碳纤维增强塑料(CFRP)、钛铝合金蒙皮等
2. 船舶特种钢材:AH36/DH36/EH36级船体钢及配套防腐涂层
3. 电力传输设备:复合绝缘子硅橡胶伞裙、导线防覆冰涂层
4. 汽车工业部件:新能源车电池仓低温防护结构件
5. 极地工程装备:破冰船艏部结构钢、极地工作站外墙保温系统
检测方法
1. ASTM D5486-2019《表面冰粘附强度标准试验方法》
2. ISO 19906:2019《北极近海结构物冰载荷计算规范》
3. GB/T 25451-2010《人工气候模拟冰风洞试验规程》
4. ASTM F3208-2020《防结冰涂层性能评估标准》
5. GB/T 35153-2017《极地船舶冰区加强结构设计要求》
检测设备
1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配备低温环境箱(-70℃~+150℃),执行ASTM D638标准拉伸测试
2. TA Instruments Q800动态力学分析仪:实现-150℃~600℃温域内的储能模量测定
3. Weiss WK11-340气候箱:提供20%~98%RH湿度控制及-40℃~+90℃温度波动模拟
4. Olympus DSX1000数码显微镜:配置冷台模块进行冰晶形貌三维重构(放大倍数20~7000X)
5. Zwick Roell HB100摆锤冲击机:符合ISO 179标准进行低温脆性断裂测试
6. Bruker 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:实现纳米级表面粗糙度测量(垂直分辨率0.1nm)
7. MTS Landmark液压伺服系统:执行100Hz高频循环加载试验(最大载荷250kN)
8. FLIR T1030sc红外热像仪:采集试件表面温度场分布(热灵敏度<20mK)
9. Anton Paar MCR702流变仪:测定防冻涂层粘弹性参数(扭矩分辨率0.1nNm)
10. Keyence VHX-7000超景深显微镜:完成冰层断面微观结构分析(景深20mm@500X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