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重刀座检测
检测项目
1.静态载荷测试:最大承载能力≥500kN,变形量≤0.15mm/100mm
2.疲劳强度测试:循环次数≥10^6次(载荷波动范围200-450kN)
3.表面硬度检测:HRC58-62(测量点间距≤10mm)
4.尺寸公差验证:平面度≤0.02mm/m,定位孔同轴度≤Φ0.015mm
5.金相组织分析:马氏体含量≥95%,残余奥氏体≤3%
检测范围
1.合金钢刀座(40CrMnMo/42CrMo4系列)
2.不锈钢承重组件(SUS440C/17-4PH材质)
3.粉末冶金刀座(Fe-Cu-Mo系烧结件)
4.表面涂层刀座(TiN/TiAlN镀层厚度3-5μm)
5.组合式承重结构(钢-陶瓷复合组件)
检测方法
1.ASTME8/E8M-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
2.ISO6507-1:2018维氏硬度测试规范
3.GB/T3075-2021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
4.GB/T1958-2017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(GPS)
5.ASTME384-22材料显微硬度测试标准
检测设备
1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(量程1000kN,精度0.5%)
2.MitutoyoCR-15光学硬度计(分辨率0.1HRC)
3.ZwickRoellHCT400/25热机械分析仪(温度范围-150~1500℃)
4.OlympusGX53工业显微镜(5000倍金相观测)
5.HexagonGlobalClassic三坐标仪(空间精度1.9+L/300μm)
6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(晶格结构分析)
7.QnessQ60A+自动切割机(试样制备系统)
8.KEYENCEVHX-7000数字显微镜(3D表面形貌分析)
9.ShimadzuAG-Xplus疲劳试验机(100Hz高频加载)
10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(分辨率0.1μ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