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态化床淬火检测
检测项目
1. 床层温度均匀性检测:测量轴向与径向温度梯度(≤±5℃/m),记录稳态温度波动范围(±3℃)
2. 颗粒流动特性分析:测定临界流化速度(0.2-1.5 m/s),监测颗粒分布均匀度(CV值≤15%)
3. 冷却介质性能测试:量化比热容(1.5-2.5 kJ/kg·K)、导热系数(0.05-0.15 W/m·K)等物性参数
4. 淬火冷却曲线采集:记录T-T曲线特征点(A1点偏差≤10℃),计算临界冷却速率(10-100℃/s)
5. 微观组织定量分析:测定马氏体含量(≥90%),残余奥氏体比例(≤5%),晶粒度等级(8-12级)
检测范围
1. 高碳合金钢部件:包括GCr15轴承钢、H13热作模具钢等淬透性敏感材料
2. 铝合金精密铸件:适用于A356、ZL114A等需控制共晶硅分布的合金
3. 钛合金航空构件:涵盖TC4、TC11等β相变温度敏感的α+β型合金
4. 铜基复合材料:针对C17200铍铜、C19400引线框架材料的时效强化处理
5. 高分子改性材料:包括PEEK、PI等工程塑料的结晶度调控处理
检测方法
1. ASTM E407-07: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温度场动态监测
2. ISO 9950:2023:基于热电偶阵列的冷却特性曲线测定规范
3. GB/T 13320-2007:金属材料金相图谱定量分析方法
4. GB/T 3488.2-2018:硬质合金热处理后的洛氏硬度试验规程
5. ASTM E112-13:晶粒度评级系统的标准测试方法
6. ISO 643:2020: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显微照相法
检测设备
1. Fluke Ti480红外热像仪:分辨率640×480,测温范围-20~1200℃,用于实时温度场监测
2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,分析流化介质粒径分布
3. Netzsch DSC 214差示扫描量热仪:温度精度±0.1℃,测定介质相变焓值
4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载荷范围500N-300kN,测试淬火后力学性能
5. Olympus GX53金相显微镜:配备500万像素CMOS,实现组织定量分析
6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Cu靶Kα辐射,测定残余应力分布
7. KEYENCE VHX-7000超景深显微镜:20-5000倍连续变焦,观察表面氧化层形貌
8. Agilent 34972A数据采集器:3Hz采样率同步记录32通道热电偶信号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