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轮驱动板检测
检测项目
1. 材料成分分析:测定C(0.18%-0.23%)、Cr(1.00%-1.50%)、Mo(0.15%-0.25%)等元素含量
2. 硬度测试:表面硬度HRC 40-45,芯部硬度HRC 28-32
3. 尺寸精度:平面度≤0.05mm/m²,孔径公差H7级
4. 动平衡等级:G6.3级(ISO 1940-1)
5. 疲劳寿命:≥1×10⁷次循环(载荷幅值±500N)
6. 表面粗糙度:Ra≤0.8μm(ISO 21920-2)
7. 涂层厚度:电镀层8-12μm(GB/T 6462)
检测范围
1. 合金钢驱动板(42CrMo/40Cr)
2. 不锈钢驱动板(304/316L)
3. 钛合金驱动板(TC4/TC11)
4. 碳纤维复合材料驱动板
5. 铝合金驱动板(6061-T6/7075-T651)
6. 粉末冶金烧结驱动板
7. 表面处理件(渗氮/镀硬铬)
检测方法
1. ASTM E18:洛氏硬度测试方法
2. ISO 12107: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规程
3. GB/T 3077: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
4. ISO 4287:表面粗糙度参数测量
5. ASTM E415:火花原子发射光谱分析
6. GB/T 1800.2:极限与配合公差体系
7. ISO 6506-1:布氏硬度试验方法
8. GB/T 11337:平面度误差检测
检测设备
1. Instron 8862万能试验机:轴向载荷±100kN
2. Mitutoyo CMM CRYSTA-Apex S:三坐标测量精度0.5+L/300μm
3. Schenck H30动平衡机:最大转速6000rpm
4. Olympus DSX1000数码显微镜:500倍表面形貌分析
5. Bruker Q4 TASMAN光谱仪:波长范围140-670nm
6. Zwick Roell ZHU250硬度计:洛氏/布氏双标定系统
7. KEYENCE LJ-V7000激光轮廓仪:Z轴分辨率0.01μm
8> MTS Landmark疲劳试验机:100Hz高频加载能力
9> 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:±1%测量精度
10> Zeiss Xradia 520 Versa X射线CT:亚微米级缺陷探测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